在前不久召开的武汉高等学校工作座谈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高校“双一流”建设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做到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这“四个回归”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对当前大学教育“割裂”现象的直面回应,一语中的,切中时弊。
无可否认,由于高考扩招和盲目上新专业,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而生源质量却不断下降,教师数量和水平也不够匹配;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使得在校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方式、方法发生巨大变化,课堂再也不是高校学生获取专业知识的唯一渠道;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评价制度的不科学和学术浮躁,使教师不能安心于课堂教学等,使当前大学教育普遍存在“割裂”现象。
“学”与“生”的割裂。“学生是学习生命意义(德、美)的人,是学习生活知识(智)的人,是学习生存能力(体)的人”。但这样的常识问题,笔者在大学生中展开的调查却发现,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全面回答出来。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把“学”与“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没有认识到“学”是过程和途径,“生”是目标和根本。也正因如此,现今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自我生活能力和自我管控能力较差。
“学”与“习”的割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道出了学习的内涵,学生不光要“学”,而且要“习”,要“边学边习”。时下,许多高校重视课堂教学,忽视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方式较为单一。正因如此,从教育部到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多次发文强调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虽经多方不懈努力有所成效,但来自社会尤其是用人单位的反馈是大学毕业生实践能力普遍欠缺,并饱受诟病。这些都是“学”与“习”割裂的表现。
“教”与“学”的割裂。通过学习然后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传授然后才知道自己研究不深;发现自己的不足,就会心愧而努力学习,知道自己的研究不深,就会遍天下求师而弄通事理。可以说,传授与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教学相长”恐怕是教学内涵的深刻体现。然而,受到重科研轻教学、重学术研究轻人才培养等风气的影响,“教”与“学”渐行渐远。有的教师只教不学,多年来抱着同一本教材,拿着同一本教案,重复着同样的教学内容;有的教师只学不教,埋头拿课题,一心做科研,上课就对付,没有及时把所学、所研、所得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学生上了一学期的课叫不上老师的名字,老师与学生见面也叫不出学生的名字;老师只顾自己教,学生只顾自己学,没有教学相长,谈何教学质量。这些都是“教”与“学”割裂的表现。
“师”与“道”的割裂。“师”指教师、老师,是人类知识、思想和精神的传递者。“道”是万物之所以生的总原理,是宇宙、自然、人生之理、之法则、之规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师道尊严”表达了教师的责任、教育的理念和规律。“师”与“道”密切结合,一个教师如果没有一定的“道”,就不称其为教师。“道”是“师”存在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师”与“道”不可分离。师道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师道指教育的理念和规律,包括教育的目的、作用、意义、内容、原则和方法,狭义的师道指做教师的原理和规律,包括如何做教师、如何开展教学、如何教书育人以及如何为人师表。然而,学术造假、学生伤害老师、教师报复学生等负面新闻不断出现在媒体上,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各高校也均把师德师风建设列入重要工作日程。这些都是“师”与“道”割裂的表现。
弥合大学教育的割裂现象,“四个回归”无疑是一剂良方。要回归教育常识,围绕读书学习来办教育,同时重视本科教学,坚持将一流本科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要回归教师本分,强化教书育人基本功能,引导教师追求师德品质、专业成就和理论创新。要回归教育初心,坚定人才培养核心理念,制定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高校综合改革方案,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养成硕学闳材,应国家需要为宗旨”。回归教育梦想,坚持以引领和服务社会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