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估中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师发展

焦建利:什么样的平台是好的慕课平台?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14日 08:38

最近几年,慕课在国内外火热异常。不少大学、政府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跃跃欲试,纷纷投身其中。不少大学要面向全世界发布自己的慕课课程,并将其视为大学国际化、信息化以及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有一些大学自愿结盟,比如由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重庆大学发起的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深圳大学李清泉校长发起并联合国内56所地方高校成立的地方高校优课联盟、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发起成立的C20慕课联盟、宁波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的宁波地方高校慕课联盟……一时间,大学发布慕课,实现高校课程共建共享,引进世界一流大学优质课程促进大学本地课程教学质量成热潮。

大学既然要发布自己的慕课,自然离不开慕课平台了。国外的平台已经有不少,除了大家都非常熟悉的Coursera、edX、Udacit,还有Udemy、英国的 FutuerLearn、OpenMOOC、Canada Scholar、VentureLab、Class 2 Go、Instructure Canvas等。前些日子,约旦拉尼亚王后及其基金会,也依托OpenEdx平台,设计开发了一个面向阿拉伯世界的慕课平台EdRaak。

纵观这些慕课平台,不难发现它们所具有的三个特征:一是绝大多数慕课平台都在课程中具有非常明确具体的教学设计,而这些教学设计中绝大多数都是基于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教学设计模式。二是这些慕课平台在功能上也许一点也不复杂,但这些功能特征却很好地发挥了其应有的功用。三是这些慕课平台都记录了所有的用户行为和数据,并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数据。

最近几年,国内也涌现出不少慕课平台。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看到的慕课平台有:清华大学在OpenEdx平台基础上汉化修改完成的学堂在线(xuetangx.com)、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开发的好大学在线(cnmooc.om)、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依托上海卓越开发的智慧树平台、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C20平台(C20.org.cn)、深圳大学基于超星设计开发的优课平台、爱课程网与网易云课堂开发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据了解,不少省教育厅的高教部门,也在积极推进,试图设计开发自己的慕课平台,不少企业,也围绕着自己的需求,在设计开发自己的平台。

到底什么样的平台是一个好的慕课平台?慕课的招生宣传、课程准备、教学组织、学籍管理、作业批改与发布、考核与评估等教学与学习业务流程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平台?是不是一个课程管理系统就可以满足慕课教学的实际需求?一个优秀的慕课平台究竟应该具备哪些特征?

不深入研究慕课教学法,难以设计开发出良好慕课平台

如果不了解慕课教学法,不清楚慕课到底是怎么招生宣传、教学组织、学习和研讨,一句话,不了解慕课教学法,要想设计开发出一个良好的慕课平台,几乎是不可能的。

慕课作为一种在线课程,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在线课程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如果只是觉得慕课学习者人数众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慕课教学,那么,慕课与以往的在线课程似乎没有多少区别。而采用传统的在线课程平台来组织慕课教学便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然而,慕课教学充分地体现了Web2.0的思想,体现了互联网思维。慕课教学是一种分众的教学,其大规模不仅体现在学习者人数众多,还体现在参与教学的人数众多。慕课教学采用了镶嵌测试题的短小精悍的在线教学视频,也就是现在流行的微课,这使得视频的互动性更强。慕课教学采用了同侪互助的教学策略,它是一种学习者之间相互沟通交流的学习,它采用了作业互评的教学策略。慕课是建立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之上的在线学习,课程平台必须要能支持在线实践社群中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一句话,慕课在教学法上有别于传统教学的在线教学,在学习上也不同于以往的在线学习。

因此,慕课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必须是建立在对慕课教学法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一种创造性活动。

一个好的慕课平台,必须是一个好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

一个好的慕课平台,不仅要是一个好的课程管理系统,而且要是一个好的学习管理系统,尤其要是一个好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

一个课程管理系统,往往是一种内容管理系统,或者说是在内容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满足在线教学需求的功能模块,其缺点通常表现在在线学习组织和在线学习活动实施方面。同时,一个常见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往往难以有效支持大规模学习者的参与,无法充分实现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以及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沟通与交流,不能支持教师和教师团队组织学习者开展有效的在线学习,如小组互动、作业互评、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等。

在现有的慕课教学案例中不难发现,许多课程及其平台都采用和支持学习者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同侪互助是慕课教学组织的重要特征,作业互评虽然是慕课遭受批评最多的地方之一,但也是慕课教学法中最有特色的地方之一。

因此,对于传统的学习管理系统平台系统的开发商和提供者来说,如果希望自己的平台能够支持慕课学习,就应该好好地研究一下国内外目前已经在投入使用的慕课平台,特别是国外一些能够支持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支持学习者大规模参与的好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

一个好的慕课平台,应当是一个良好的在线实践社群

慕课学习是一种自发、自觉自愿,甚至可以说是超功利的学习行为;一个良好的慕课平台应当是一个良好的在线实践社群。

实践社群中学习者的学习与知识建构是在线学习的重要途径。在一个实践社群中,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自觉自愿地走到一起,为了共同的目的、目标和事业,建立同伴之间的互信,共享彼此的隐性知识,建立共同的实践,再将其他人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运用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之中,这是在线实践社群中学习者的学习机制和知识建构模式。

慕课教学中群组学习、实践社群中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同侪互助、作业互评是慕课教学法中的核心和精髓。一个良好的慕课平台,应当能够非常便捷地支持学习者之间的同侪互助,具有方便组织和实施作业提交、分发、互评、审核等一系列实际业务所需要的功能。也就是说,一个慕课平台,必须是一个良好的在线实践社群。

一个好的慕课平台,应当能够支持混合学习

慕课发端于非正式学习,至少它是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的高等教育教学组织形式。然而,在我看来,慕课的生命力不只体现在非正式学习,还应当体现在它对于学校教育中的正式学习和教学的支持。

回顾过去几年慕课在国内外的发展,不难发现,它逐渐与现行学校教育进行整合,不断满足传统学校课堂面对面教学与慕课在线学习二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混合学习的实际需求。唯有如此,慕课才会进入学校教育体制之内,为学校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贡献力量。这是慕课未来的发展走向。

面对面的教学与在线学习是两种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一个良好的慕课平台,要能够满足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乃至中小学)将其他学校的慕课课程整合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的实际需求,顺应混合学习之大趋势。

一个好的慕课平台,应当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

一个良好的慕课平台应当支持学习者之间的小组合作学习与协作学习,支持大规模学习者的参与,这是一个慕课平台与一般的课程(学习)管理系统所不同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Moodle、Sakai之类课程管理系统无法满足慕课学习者需求的地方。而慕课的兴起及流行,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功不可没。

如果回顾慕课历史,2007年Wiley基于WIKI技术讲授的《开放教育导论》课程中践行的开放内容与学习者参与课程建设的思想,以及同年Alec Couros讲授的《社会性媒介与开放教育》,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在线参与课程与研讨,他所践行的开放教学的思想,特别是2008年,Stephen Downes和 George Siemens所讲授的课程《联通主义》(CCK08),兼容并蓄,吸纳Wiley的开放内容思想和Alec Couros的开放教学的思想,并采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和架构,支持学习者的大规模参与,从而勾勒出了今天慕课的雏形。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经由混沌、网络、复杂性和自我组织等理论探索而形成的在线学习理论,它将在线学习看作是一个在模糊不清的动态环境之中,通过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交流、分享、沟通而进行的知识建构。它是符合和支持今天人们所说的大数据、学习分析、自组织学习的,也是符合互联网思维的。为此,一个良好的慕课平台,应当是建立在联通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唯有如此,它才能支持学习者的大规模参与。

总而言之,一个良好的慕课平台必须是一个好的在线学习管理系统、一个良好的在线实践社群、能够支持混合学习,是基于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而要设计开发出这样一个良好的慕课平台,必须基于对慕课教学法的深入研究。

来源:《中国远程教育》(资讯)2014年第8期作者:焦建利 此文虽然是2014年,但文中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毫不过时,极具参考价值!因此发来与大家分享~~